提起凌光,老一代篮球迷或许还记得她在赛场上飒爽的英姿。作为中国女篮的前锋,她在90年代末至2000年代初曾多次代表国家队出战国际大赛,凭借精准的中投和犀利的突破成为球队得分利器。退役后,凌光并未离开篮球,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着对这项运动的热爱——转型为体育解说员。 1998年曼谷亚运会决赛,凌光在最后30秒命中关键跳投,帮助中国女篮以72:70险胜韩国队。这一幕至今被许多球迷津津乐道。"那种压力下的冷静,是无数次训练堆出来的,"凌光在一次访谈中回忆道,"现在看年轻球员比赛,我依然会不自觉地握紧拳头。" 2015年,凌光首次以解说嘉宾身份亮相CBA全明星赛。不同于其他解说员的激情风格,她更擅长用球员视角拆解战术:"这个底线交叉跑位看似简单,其实是针对对方4号位移动慢的特点设计的。"这种专业解读很快赢得观众认可。如今每逢重大赛事,社交平台上总能看到"求凌指导解说"的呼声。 除了解说工作,凌光近年还发起"追光计划",定期组织青少年女篮训练营。去年WCBA总决赛期间,她力主增加女子比赛转播机位:"男球员扣篮固然精彩,但女篮的团队配合同样值得特写镜头。"这种坚持让更多观众开始欣赏女子篮球的技术美感。 从挥汗如雨的运动员到妙语连珠的解说员,凌光用二十年时间完成了职业身份的转换,不变的是那份对篮球的赤诚。正如她微博简介写的那样:"篮球是圆的,人生也是——但总要有人把故事讲圆。"从国手到解说员,凌光的华丽转身
球场上的高光时刻
解说席上的新战场
"解说不是复述比赛,而是带观众看懂门道。就像当年教练画战术板一样,要把每个选择背后的逻辑讲透。"
——凌光在《篮球先锋报》专栏中的自述 推动女子篮球发展的幕后力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