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29號女子400米混合泳決賽奪冠的是16歲的小將 葉詩文。
台灣暢銷書作家劉墉在自己的書里(好像是《超越自己》)提到過某位澳大利亞女運動員在16歲的時候獲得了奧運游泳金牌(96年或00年)但是4年後卻輸了。
游泳運動中有三種阻力,分別是摩擦阻力,形狀阻力和興波阻力,其中形狀阻力的影響程度最大,佔到80%左右,所以女性胸型大小對於阻力是有影響的,鯊魚皮泳衣將身體包裹的很緊,為的就是勒緊身體,減少肌肉顫動,減小因身體性徵造成的阻力。
胸部的大小對游泳沒有什麼影響,但是女游泳運動員的胸部大多外廓,這是長期在水中訓練水流的衝擊力導致的。
胸部彈性很大,換句話說形狀容易改變。
專業的泳衣都很緊很緊的,這樣胸部就被壓成流線型,阻力小很多。
上個曾經很火圖片,跟下面的圖比較,你就懂了。
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依照游泳的姿態進行詳細分類討論,身體的流線對水中運動確實存在很大的影響。但是對於仰泳來說,胸部大小肯定是沒有影響的(排除重力因素)。
鯊魚皮泳衣將身體包裹的很緊,為的就是勒緊身體,減少肌肉顫動,減小因身體性徵造成的阻力。
不是女性,不過用我男性的裸泳衝刺經歷可以告訴你,即便是一個棒子大小的突出物,只要破壞了水中的流線型,勢必有影響。所以各種大cup的妹子,肯定比男的要倒霉一些。
傅園慧抱怨泳衣會壓平的!還說很緊
對於為什麼游泳女孩大部分胸平的疑問,我們都知道游泳時的阻力有摩擦阻力,壓差阻力和興波、碎波阻力,只有減小阻力是游泳運動員提高成績,但是呢,形狀阻力在游泳阻力中並不是最有決定性因素的,有些非常有天賦的運動員胸部的大小對其游泳速度的影響很小,而且通過長期訓練,胸大肌和軀幹前部的肌肉線條很勻稱,更能彌補胸部帶來的影響。
劉墉這種寫雞湯的有什麼科學參考性。。。
我覺得這是我看到的關於流體力學中最有吸引力的問題之一了。。摺疊我吧。。
推薦閱讀: